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09.045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梁逸君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所提出的具有重大原创性的论断,已成为当前民族工作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从历史、现实及理论三个维度剖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并从历史形成、本体溯源以及核心构成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同时,在实践层面提出教育培育、政策支撑、文化交融等策略,旨在强化民族与国家认同,推动各民族平等、共同繁荣与深度融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撑。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科学内涵;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1).

[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

[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

[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88

[5]蒋永发.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中共中央党校,2022.

[6]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9-09-28(0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8]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1).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0]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求是,2024-10-15(03).

上一篇: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研究综述

下一篇: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政府工作报告》中情态动词的翻译策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