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理论研究
  • ISSN:3105-0344 (Print) 3104-9702 (Online)
  • DOI:10.64216/3104-9702.25.01.01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

“心育”走向“德育”:焦点解决模式驱动下高校育人体系重构研究
韩璀璀 田雅琦(通讯作者)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研究探讨了“心育”与“德育”融合的育人模式,并以焦点解决模式为驱动,分析了其在高校育人体系重构中的应用。文章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路径分化出发,提出了基于学生内在资源的教育转型策略,强调通过积极的心理支持与道德引导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焦点解决模式如何帮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深化道德认知,并为高校实施全方位育人提供了具体路径。

关键词:心育;德育;焦点解决模式;高校辅导员;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爱莲.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基本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03):67-70.

[2]吕小康.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现实困境与历史反思[J].社会科学,2023,(02):13-23.

[3]任丹.论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8):70-72.

[4]郭雨蓉.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23):30-32.

[5]卢晓.系统论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05):1409-1415.

[6]曾万里,易希平.德育与心育融合的逻辑基点、精神意蕴及实践路径——基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22,(05):88-95.

[7]母元红.新媒体时代高职教育中的德育与心育双向融合研究——评《高职教育中的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J].人民长江,2023,54(05):254.

[8]滕飞,蒋悦.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探究[J].江苏高教,2024,(03):98-102.

[9]陈玉.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思考——基于“心育”与“五育”关系的再认识[J].学园,2023,16(14):48-50.

[10]李柯薇.关于高校辅导员“德育”和“心育”工作相融合的方法探讨[J].才智,2021,(19):118-120.

[11]周静逸.涉农高校“五育并举”心理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06):190-202.

[12]杨军,刘宇畅.德育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5,47(S1):268-270.

[13]王文华,胡宇慧,刘炯.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5,(04):84-87.

[14]朱志鹏.全媒时代影视教育融入高校育人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11):51-54.

[15]赵娜,徐娜,艾华,等.基于“知情意信行”的高校“五心育德”德育模式构建[J].中医教育,2023,42(05):76-80+100.

上一篇:基于OBE理念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下一篇:以创新能力为主线的高校实践教学“两侧重"内容体系优化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