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11.030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自然环境对蒙古族舞蹈风格的影响

洪格尔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歌舞团,新疆博乐,833400;

摘要:蒙古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舞蹈风格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蒙古族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探究,分析了草原、沙漠、山地等自然环境如何塑造蒙古族舞蹈的动作、节奏和表现形式。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文献复习和专家访谈。结果表明,开阔的草原环境促使蒙古族舞蹈动作宽广、铺展,而沙漠地区的舞蹈则更注重脚步的灵活和细腻。山地环境的舞蹈风格则显得更为粗犷、有力。此外,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和自然现象也被广泛地融入舞蹈动作中,丰富了舞蹈的表达性。研究进一步揭示,这些风格的差异不仅仅反映了蒙古族对自然的适应和崇敬,也体现了其文化身份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这项研究对于理解民族舞蹈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保护和传承蒙古族舞蹈艺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意义在于强调了自然环境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并为相关的文化保护和舞蹈教学提供了依据和启示。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自然环境影响;草原;沙漠;山地

参考文献

[1]陈芳卓.论蒙古族草原文化在蒙古族舞蹈中的重要性[J].明日风尚:下旬,2021,(03):0001-0002.

[2]李玉婷.蒙古族马文化对其舞蹈风格的影响[J].花溪,2022,(29):0025-0027.

[3]孙赟德.浅谈蒙古族舞蹈语汇的创新——以蒙古族舞蹈《出走》为例[J].艺术家,2023,(04):80-82.

[4]代天骄.蒙古族舞蹈中的“圆”[J].锋绘,2021,(07):64-65.

[5]孙媞.蒙古族舞蹈《梦回草原》动作特点分析[J].环球首映,2020,(01):140-140.

上一篇:人工智能赋能物理光学课程的研究

下一篇:中华成语文化融入国家通用手语推广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