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10.007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探赜
黎渲

西藏大学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在数字化技术日渐成熟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价值意蕴来看,铸牢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育资源不平等、赋能教育资源开发以及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但在实践过程中,制度薄弱、平台短缺、素养不足等日益成为高校铸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阻碍因素。因此,完善数字技术制度、构建铸牢教育数字平台以及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实现铸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些路径,旨在实现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为培养具有强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10-24(1).

[5]唐斯斯,杨现民,单志广,等.智慧教育与大数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46.

[6]郝明东,张家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维度——基于价值释义、现实挑战与路向选择的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15-29.

[7]刘英杰.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89.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1).

[9]董辉,孙少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向度[J].贵州民族研究,2022,(5).

上一篇:数字化背景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图景及培育路径

下一篇: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课程思政教学价值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