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
摘要:数字化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复杂样态,网络思想交锋中青年群体面临信仰重塑与信息茧房并存的双重挑战、技术赋能下教育形态革新遭遇形式创新与理论深度的失衡矛盾、亚文化语境中价值认同建构陷入主流叙事与圈层符号的适配困境、量化指标导向引发教育温度缺失与情感共鸣弱化的现实隐忧。该图景的形成受技术理性僭越、资本逻辑裹挟、圈层文化解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为应对数字化冲击,文章提出“精准供给-沉浸体验-圈层传播-动态评估”四维培育体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从工具适配到精神深化的范式跃迁,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数字素养的时代新人提供对策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爱国主义教育;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畅,缐珊珊,于连超,等.新时期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4,26(05):37-45.
[2]李建,张杰.VR/AR技术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数字化复原中的应用研究——以开封市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1,(18):26-28+30.DOI:10.15913/j.cnki.kjycx.2021.18.009.
[3]郭苗,王瑞.元宇宙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变革与应对[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38(10):7-14.DOI:10.16069/j.cnki.51-1610/g4.2023.10.002.
[4]曹现强,王新泽.数字形式主义:系统述评、理论框架与未来展望[J/OL].电子政务,1-14[2025-03-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181.TP.20250218.2047.006.html.
[5]邱程.数字空间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关系重构[J].思想教育研究,2024,(11):116-123.
[6]李林英,冉金昊.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5,(01):122-127.DOI:10.16580/j.sxlljydk.2025.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