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狮学院,天津,301700;
摘要:本研究基于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构建了非英语非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思政融合教学模式,经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回收372份有效数据和部分学生反馈信息,采用实证研究探讨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其与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教学效果、教学过程评价及课程作用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思政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与学习动机的有效协同,需立足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特征,跨模态融合的有机渗透机制、倒U型曲线的动态调适策略、课程思政"度"的梯度化控制不失为一种可操作实现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融合教学;英语学习动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梅强.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20-22+59.
[2]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108-109.
[3]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05):21-29.
[4]蔡基刚.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四个转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内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01):27-31+4.
[5]黄国文,肖琼.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J].中国外语,2021,18(02):1+10-16.
[6]张敬源,王娜.基于价值塑造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J].中国外语,2021,18(02):33-38.
[7]刘重霄,林田.《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04):47-55+7.
[8]李文娟.学术英语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探究——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J].外语电化教学,2022,(04):107.
[9]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02):18-24.
[10]王守仁.主持人语[J].中国外语,2021,18(02):4.
[11]徐晓艳.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以《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为例[J].出版广角,2021,(04):91-93.
[12]彭小飞.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意义与实践路径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22,(04):29-33+113.
[13]张彧凤,孟晓萍.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1):33-35.
[14]许悦婷,李展,郭强.大学英语教材使用的育人目标与效果:学生感知研究[J].外语界,2024,(02):37-44.
[15]孙丽娟,李琪.智能时代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4,(05):87-92+117.
[16]谈宏慧,熊思远.典籍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与效果验证——以《楚辞》文化校本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24,(03):69-75+118.
[17]周丽敏,祁占勇.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量表开发研究[J].外语界,2023,(03):71-77.
[18]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9]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
[20]赵应吉,董保华.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2015—2021)[J].外国语文,2022,38(06):129-139.
[2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2]许悦婷,李展,郭强.大学英语教材使用的育人目标与效果:学生感知研究[J].外语界,2024,(02):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