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06.004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高佳琪

沈阳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摘要: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本科相比,在教学内容与模式、授课教师队伍和学生交流等方面呈现国际化特点。本文探讨了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认为项目需要提供政策导向和支持,营造课程思政大环境,不断提升教师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打造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教师需要找准课程切入点,构建课程思政内容,并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思政效果。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和激励体系能够促进教师把教书与育人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外合作办学;思政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EB/OL] .(2006-02-07).http: ∥www.moe.gov.cn/s78/A20/s7068/201006/t20100610_89021.html.

[2]刘志杰.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22,38(5):52-58.

[3]张国启,邓信良.新时代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02),40-45.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

[4]田丽,赵婀娜,黄超,吴月.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N].人民日报,2022.5.22

[5]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6]李琦. 同向·耦合·创生——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21(12):111-114.

[7]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8]刘细珍.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的进路[J].编辑学刊.2022(4):50-55.

[9]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8(12):91-93.

[10]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1-14.

[11]顾晓英.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20(6.):19-21.

[12]张莉.财务管理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55-56.

[13]王英龙.“六结合”“三融入”抓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J].人民论坛.2021(12):107-109.

[14]洪早清.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校课程改革取向与教学质量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1):38-46.

上一篇:“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对学生就业价值观塑造的实践创新研究

下一篇:“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