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06.001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基于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

刘成昊 谭杰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提高课程思政水平,应深入挖掘历史等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富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和校本思政课程。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创造了富有浓郁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优势,通过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等策略,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高中历史;课程思政

参考文献

[1]金恒璇,金丽娜,王宇佳,等.向北开放视域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当代价值探析[J].作家天地,2024,(08):50-52.

[2]刘晓春,关小云.鄂伦春非遗项目及传承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04):121-125.

[3]张玥.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黑龙江大学,2017.

[4]贾衣肯.走出研究盲区——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史研究反思[J].中国史研究动态,2023,(06):60-63.

[5]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173.

[6]霍旭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探析[J].中学语文,2024,(08):6-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8]温雯,赵梦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场景与构建路径[J].理论月刊,2022,(10):89-99.

[9]李礼洪,陆虎.用乡土资源滋养家国情怀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28):72-75.

上一篇:“问题导向+价值引领”双轨教学模式融合——以应用型本科工程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下一篇:桥梁施工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