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105;
摘要:数智技术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正驱动其向精准化、智能化、人本化方向系统性变革。本研究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与思政育人规律,提出数智赋能思政课变革的四大核心维度。针对落地过程中的关键梗阻如数据孤岛、伦理风险、标准化与个性化冲突、成本约束提出“技术-制度-人文”三维协同的实现路径,强调数智赋能思政课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精准滴灌”提升育人实效性,其成功依赖于坚守思政教育本质、技术服务于人与伦理风险严控的三重原则。研究为高校构建“精准思政”智能教育新范式提供理论模型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数智赋能;高校思政课;核心维度;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
[2]宫长瑞,张乃亮.人工智能赋能“大思政课”的育人图景和实践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22(8):15-20.
[3]吴砥,郭庆.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的伦理挑战:表征、溯因与纾解[J].开放教育研究,2024,30(4):20-27.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N].《人民日报》2025-04-27(1).
[5]王健,郑旭东.新时代信息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框架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