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本文基于2022-2024年最新教育统计数据,对中韩两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现状、政策体系及实践模式展开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通过中央财政专项投入(2023年达189.5亿元)保障教育公平,但存在政策执行效率不高、教师流动性大(年流动率超20%)等问题;韩国依托地方自治体系构建精细化支持网络,其数字教育覆盖率(91%)和教师保留率(83%)显著占优,但面临教育过度市场化风险。研究提出"分类协同治理"方案,建议对偏远学校实施"国家托管"、近郊学校推行"校地共建",并创新"农教融合"课程体系。数据显示,融合乡土文化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学习参与度提升40%,文化认同度提高25%以上。本研究为破解乡村教育"小而弱"困境提供了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适切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乡村小规模学校;中韩比较;教育政策;乡土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全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年度报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
[2]韩国教育部.韩国乡村教育白皮书[R].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出版社,2024.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研究[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24.
[4]朴成勋,李正元.农村学校的数字鸿沟:中韩比较研究[J].亚洲教育评论,2023,15(02):45-67.
[5]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蓝皮书[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
[6]韩国教育开发院.乡村学校创新案例研究[R].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2023.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R].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2023.
[8]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中韩复式教学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24,46(0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