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9.024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破局与赋能: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多维突破
赵航波1 马生元2

1桂林师范学院,广西桂林,541199;

2桂林医科大学,广西桂林,541199;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教学资源、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三个方面考察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当前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存在教学资源上缺乏“当代性”“可理解性”,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全面性”“趣味性”,教育管理缺乏“完整性”“系统性”等问题。未来需跨学科多视角融合推进教育研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开拓多元化教育教学方法,丰富趋同化管理案例与评估,以推动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研究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实践困境;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大明,寇瑜.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析[J].国际公关,2022,(20):123-125.

[2]陈峰.新时代高校培养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及路径探析[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8(2):86-89,94.

[3]陈秀琼,袁媛.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路径探索——以福建省5所高校调查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3):87-91.

[4]陈雪,孙慧.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微课创新路径探索[J].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研究,2023,(2):1-10.

[5]成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背景下《中国概况》教材开发探究——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过程理论视角[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4,(1):41-44.

[6]储姗.“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以合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J].新丝路,2024,(3):9-11.

[7]段绍琪.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国际公关,2024(4):173-175.DOI:10.3969/j.issn.1673-0445.2024.4.guojgg202404057.

[8]董鹏飞.基于戏剧化教学法的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研究——以国情教育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7):40-43.

[9]伏云辉.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实践与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1(4):58-60,68.DOI:10.3969/j.issn.1009-3907.2021.04.012.

[10]付婉逸.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现状及其教改建议[J].汉字文化,2024,(14):96-98.

[11]方芳.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实践探索研究——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4):52-57.

[12]范小青,洪豆豆,崔萍编.武汉大学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系列教材人文武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

[13]胡敏.医学院校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实践路径[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3,(29):293-295.

[14]胡清国,张雪.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基本原则[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4):283-287.

[15]华霄颖.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在地化探索——以《上海城市文化》课程为例[J].现代语文,2023,(9):24-31.

[16]黄毅,姜少华.中国乡村振兴模式的国际化讲述——以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42(6):83-87.

[17]黄展,刘晶.高校国际学生趋同化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6):68-71.DOI:10.3969/j.issn.1672-4038.2014.06.014.

[18]贾兆义,赵宝永.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路径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2,35(7):36-41.

[19]李媛.山东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4.

[20]李怡.《中国概况》引导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J].汉字文化,2021,(20):86-88.

[21]刘晨钰,童敏."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来华留学国情教育路径探索与研究[J].数字化用户,2024,(4):19-20.

[22]刘克云.助力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实践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3,(2):54-57.

[23]刘利,郭风岚.探索“中文”与“国情”有机融合的教材编写之路[J].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3,(4):3-10.

[24]刘琳琳,凌喆.基于杭州非遗的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第二课堂建设路径研究[J].教育进展,2024,(7):1162-1168.

[25]刘威,张建霞.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第二课堂现状与优化策略——基于对广东高校的调研[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1).

[26]刘怡君.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效度提升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1(11):76-79.DOI:10.3969/j.issn.1009-4970.2022.11.018.

[27]刘震宇,徐婧.开展来华留学生立体化国情教育的实践研究——以赤峰学院国际教育为例[J].大武汉,2024,(7):66-68.

[28]刘涛.从文化差异到文化认同: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57-164.DOI:10.16164/j.cnki.22-1062/c.2022.03.021.

[29]刘娟.融入中华文化体验的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研究*——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24,(14).

[30]刘元满.中国概况与国情、话题、知识点的共核与边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3,21(6):35-42.

[31]罗宗全.在滇高校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性问题探究[J].红河学院学报,2024,22(5):87-90.

[32]吕卫东.乡村振兴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核农学报,2022,36(7):后插8-后插9.

[33]马玺.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10):87-88.

[34]苗昱.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前沿,2024,(9):93-95.

[35]彭庆红,李慧琳.从特殊照顾到趋同管理: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管理的回顾与展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5):241-245.

[36]任婷.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第二课堂路径探析[J].今日文摘,2024,(18):193-195.

[37]疏玥,张潇潇,陶伟,成琳.中医院校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实践与展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16):194-196.

[38]舒翼,曹力前,曹贤文.新时代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融会“理解当代中国”目标的有益尝试[J].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4,(2):7-14.

[39]苏加宁.论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当代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10):15-19.

[40]陶健,夏俊锁.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3,(3):136-138.

[41]王晶,胡鹏飞.“微学习”理念下的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现地教学模式探索[J].科研成果与传播,2023,(3):1316-1319.

[42]王秋睿,黄远江,卫佳,彭思漪,王影.“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实践路径探究[J].国际公关,2024,(13):143-145.

[43]王甜甜.趋同化管理背景下国际学生思想教育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149-151.

[44]王晓岚.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1):78-81.

[45]王雅静,张艳宁,王鹏.实施办法与效果评估来华留学研究生趋同化管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4):45-51.

[46]王瑶."三全育人"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新探索[J].华章,2024,(7):61-63.

[47]王小青,戴坤,荆晓丽等.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理念、实践与成效[J].复旦教育论坛,2024,22(4):74-84.DOI:10.3969/j.issn.1672-0059.2024.04.010.

[48]王中光.来华留学教育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和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4,(10):209-212.

[49]肖隆中,毛力群.培养“完整的人”: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内涵、机制及路径[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4,35(3):75-81.

[50]肖潇.跨文化教育在来华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以上海大学为例[J].时代人物,2022,(4):245-248.

[51]徐蓓佳.来华留学生饮食文化与国情教育融合探索[J].核农学报,2022,36(5):1086.

[52]伊小素.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模式的新探索[J].神州学人,2022,(10):36-39.

[53]袁媛.从“感知中国”到“读懂中国”——来华留学生数字化国情教学创新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4):90-92.

[54]杨兆义,赵宝永.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路径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2,35(7):36-41.

[55]叶小素.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模式的新探索[J].神州学人,2022,(10):36-39.

[56]郑家建.让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国情[J].民主,2023,(4):12-13.

[57]周萍,邓萍,鲁婷婷.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5):45-49.

[58]周艳鲜.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原则与对策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12):163-165.

[59]赵千慧,张目,毛丽珍.文化适应策略视角下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路径探索[J].时代人物,2022,(18):19-21.

[60]张芳芳,钱仕盈.新时代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探究[J].神州学人,2022,(6):43-45.

[61]http://news.cnr.cn/native/gd/20210622/t20210622_525518953.shtml.

上一篇:“三教改革”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重构

下一篇:新质生产力视阈下课程思政融入的研究与实践——“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