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摘要:本文着重对河南省综合类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与比赛研究发现,近年来各大设置有舞蹈编导专业的高校一直着力于基础编导教学及利用编导教学复苏当地文化的理念,追求学科创新性和社会性;提升专业毕业生的创编专业技能能力;培养社会对编导人才的能力本位要求等。基于此培养目标黄河科技学院舞蹈编导专业不断进行一系列的立足舞蹈编导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训练与实践课程尝试,从中深刻感悟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刺激”对舞蹈编导职业化与市场就业岗位化质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高师;能力获取;舞蹈教育;流程;能力本位
参考文献
[1]张守和.《舞行无疆——中国首届舞蹈编导教学高峰论坛论文集》[M].郑永成;杨洪涛;赵华恩;马庆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15.
[2]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徐小平.中国民族舞蹈创编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4]刘小雷.舞蹈编导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5]姚琳.舞蹈编导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4.
[6]李晶.舞蹈编导职业教育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J].剧影月报—艺术广角,2014年3月.
[7]李月茹.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舞蹈课程改革中的应用[C].教育论坛,2018.
[8]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9-153.
[9]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育,2005(9):54-56.
[10]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33(12):67-7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