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159;
摘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正面临从审美导向向价值引领转型的发展需求。民族歌剧作为具有强烈思想性与艺术感染力的本土艺术形式,为思政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以民族歌剧《天边有颗闪亮的星》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成长规律,分析其思想主题、精神内核与教育价值。通过构建“音乐素养+思政育人”协同目标体系,设计情境导入、唱段赏析、角色扮演等教学策略,实现课堂中思政元素的有机渗透。研究表明,将民族歌剧引入音乐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更能有效培养其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本文亦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局限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民族歌剧;课程思政;中学音乐教育;美育融合;《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参考文献
[1]刘媛.民族歌剧的文化价值及其在音乐教学中的育人功能[J].中国音乐教育,2021(05):54–57.
[2]魏红.中学音乐教学中“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1):97–99.
[3]王新宇.民族歌剧与红色精神的传播路径探析[J].戏剧之家,2020(22):43–45.
[4]赵倩.民族歌剧的思政功能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21(10):88–90.
[5]李博文.中学音乐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2(12):12–15.
[6]胡蓉.中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教学改革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21(09):64–66.
[7]谢志刚.歌剧舞台艺术中的主旋律精神表达研究[J].戏剧研究,2020(02):71–75.
[8]陈慧.从“草原英雄小姐妹”看红色题材民族歌剧的教育意义[J].音乐创作,2021(03):112–114.
[9]王琳.教育叙事视角下民族歌剧的审美与德育融合探析[J].教育观察,2023(08):36–39.
[10]高璐.民族歌剧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艺术,2023(0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