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7.025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核解构与时代价值

孙金池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其使命在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进程中愈发凸显。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强国”,中国教育始终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相连。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便是在此历史脉络中凝练而成的精神旗帜,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核心底色,将教育公共使命具象为可感知、可践行的精神坐标。教育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不灭火种,其灵魂在于教育家精神,能推动文明突破困境、广泛传播。这一精神蕴含六个维度的恒定内核:“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者的精神脊梁,连接个人教育理想与民族复兴;“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为立身根本,以高尚人格照亮学生前路,实现育人与修己统一;“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重视生命独特性,于细微处发掘潜能;“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鞭策教育者持续精进,转化学习热情为教学革新力量;“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既是职业伦理底线,也是教育本真温度;“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赋予全球视野与文化自信,在文明互鉴中守护传播人类共同价值。

关键词:教育;教育家精神;内核结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月成,杨斐,王若.教育家精神的现象学生成:基于意识结构与教育实践的本体论阐释[J].继续教育研究,2025,(09):1-9.

[2]罗海军,郭远,李丽琴.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三重逻辑[J].语言与教育研究,2025,9(03):82-89.DOI:10.13953/j.cnki.syjyyj.2025.03.012.

[3]王艺霏,潘月游.浅探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5,(04):66-69.

[4]王亚欣,梁宇瑄.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研究[J].知识文库,2025,41(14):73-76.

[5]韦瑞瑞,胡俊俊.论“六个必须坚持”在教育家精神中的体现[J/OL].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13[2025-08-06].https://link.cnki.net/urlid/32.1466.G4.20250728.1401.008.

[6]陈燕勇.教育家精神引领县域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5,(07):86-90.

[7]王磊,张铭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公共性意蕴与弘扬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5,43(08):1-6.DOI:10.19903/j.cnki.CN23-1074/G.2025.08.001.

上一篇:美国国际中文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现状分析(2020—2025)

下一篇:术语重构视域下中日文献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