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6.006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民族艺术文化在基础与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郭义玲1 周鹏雁2

1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38

摘要:民族艺术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是传承民族精神、推动文化发展、促进个体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于民族艺术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深入探讨其在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价值与实践路径。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学科的艺术实践,学生能够系统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民族艺术,从而提升综合素养与审美感知能力,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在学前教育阶段,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能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增强文化认同感,还能促进其认知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民族艺术;艺术教育;融合教育;特殊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平.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与行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建议[J].人民教育,2022,(Z2):57-59.

[2]陈青.王杰:艺术新课标对艺术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J].艺术教育,2022,(07):27-28.

[3]李梅.研读艺术新课标,把握美育新动向——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说起[J].大众文艺,2022,(20):166-168.

[4]王安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内容研读(上)[J].中国音乐教育,2022,(07):5-8.

[5]刘艳玲.新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45(11):24-27.

[6]朱天.近代特殊教育中艺术教育功能发展脉络初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05):197-200.

[7]纪瑞祥.非遗文化与儿童美术教育的融合——评《非遗文化与儿童美术融合教育课程:以深圳鱼灯舞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23,(06):132.

[8]张悦歆,武之琳,钱志亮,等.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对“双减”政策的感知[J].中国特殊教育,2024,(05):3-11.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巧设问题链

下一篇:AI技术赋能下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