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5.044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圈层-主体-资本下的社区托育差异研究——基于成都市三圈层社区的协同育人模式分析
章承旭 欧阳滢婧 黄新慧 熊攀攀 单耀

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人口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托育服务作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关键部分,已然成为近年来国家构建强国惠民工程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与资本理论,构建“圈层-主体-资本”三维分析框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选取成都市核心、中部、边缘三圈层的典型社区进行案例分析,综合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二手资料形成三角互证,系统考察了不同圈层资源禀赋下多元主体协作模式与资本转化逻辑,旨在探索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及其差异化路径。本成果兼具时代响应性与实践操作性,为优化社区托育服务体系、破解“普惠性”与“高质量”矛盾提供科学路径,助力托育服务从“全域覆盖”迈向“优质均衡”,以期为构建高质量普惠型托育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社区托育机构;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沈添琦,高梅书.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2021,(19):41-4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J].健康中国观察,2023,(02):20-23.

[3]张本波,魏义方,魏国学.重视托育服务“民生保障”和“幼稚产业”的双重特征[J].人口与健康,2022,(01):10-12.

[4]王俊,史毅,刘鸿雁.经合组织国家托育公共支出和家庭支出比较[J].人口与健康,2023,(01):31-34.

[5]方磊.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提升系统(QRIS)”评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2):119-125.

[6]李雪燕,王振宇,刘佳.中国托育服务供给的空间分异与财政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42(5),78-85.

[7]洪秀敏,王靖渊,朱文婷.第四代评价理论视域下国际托育机构质量评价的价值意蕴、路径选择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02):28-35+46.

[8]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J].南开学报,2006,(06):40-48.

[9]彭华民.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

[10]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7-19.

[11]张楠楠,沈江平.资本图绘中的马克思与布迪厄[J].理论视野,2020(07):14-19.

[12]崔高鹏,康绍芳.教育、社会与文化再生产——布迪厄导读[J].教育科学研究,2015(02).

[13]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

上一篇: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分野——以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为线索

下一篇:文化专有项在译后编辑中的处理策略——以 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国赛笔译赛项译后编辑题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