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傣族舞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蕴在舞蹈的百花园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本文是以傣族舞蹈《半边天》为例,从作品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包括舞蹈语言、音乐服饰道具)文化内涵(民族传承、女性意识)等方面,对舞蹈《半边天》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出这个作品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傣族舞蹈风格特色的同时,又有创造性的发展,并揭示出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半边天》;傣族舞蹈;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2.
[2]罗波.水情结视野下的傣族文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02-5227.
[3]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6月:第147页.
[4]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2.
[5]朱佳囡.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舞蹈之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16.
[6]曹思淼.傣族孔雀舞文化内涵与教学研究[J].歌海,2009,(02):105-106.
[7]周洁颖旋.傣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及民族文化内涵探究——以傣族舞蹈《邵多丽》为例[J].大众文艺,2024(06):97-99.
[8]郑彦增.弘扬民族文化瑰宝彰显民族文化自信——浅谈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J].民族音乐,2018(03):56-57.
[9]王楠.浅谈傣族舞蹈民族文化及发展创新[J].戏剧之家,2014(10):171.
[10]孙岩.探析傣族舞蹈“三道弯”之美[J].尚舞,2022(2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