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11.096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标签”与“自我”的博弈: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策略研究——一种理论分析的视角

陈晶晶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省南昌市,330100;

摘要:为解析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双重标签”压力下的专业认同建构逻辑,本研究采用文献梳理与理论整合方法,融合社会认同理论、符号互动论及污名管理理论,构建“标签压力 - 认知评估 - 策略响应”分析框架。研究解构“民办高校”与“市场营销”双重标签的社会意涵及认同威胁叠加效应,推演并类型化学生的核心认同策略:价值重构、能力彰显、社群共谋、战略性比较与边界管理,同时揭示各策略生效的心理 -社会机制。研究为理解特定群体认同形成的能动性提供理论透镜,也为民办高校学生支持与专业品牌建设提供实践指引。

关键词:标签理论;专业认同;认同策略;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

参考文献

[1]董晓英.基于专业认同的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04):30-31.

[2]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8-22.

[3]刘湘萍,汪琪,张佳佳.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开放大学学报,2024,32(01):58-64.

[4]Goffman E.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63.

[5]Becker, Howard S. 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 [M],1991,pp.177–212.

[6]马健生、刘云华.(2021).教育中的资本扩张:危害与治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42(04),50-61.

[7]Mead G H. Mind, self, and societ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4.

[8]Lazarus R S, 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M]. New York: Springer, 1984.

[9]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0]邹洪亮.西藏高校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文艺,2024,(22):169-171.

[11]袁悦.普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2]杨宏,施远程.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73-175.

上一篇:大专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篮球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

下一篇: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的民族音乐欣赏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