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98;
摘要: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的具体体现与升华,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情感价值目标的典型内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本文聚焦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抗战精神教育,通过深入分析抗战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探讨在该课程中融入抗战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分析抗战精神教育的现状,探讨有效策略与方法,旨在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对抗战精神的传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抗战精神教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22-10-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68.
[3]周桂香.伟大抗战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24(01):140-142.
[4]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12.
[5]黄雪霞,庄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革命精神与“四个必然选择”相融合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当代教研论丛,2024,10(07):111-113.
[6]张泓林,于泳.红色革命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沂蒙精神为例[J].高教学刊,2023,9(29):89-92.
[7]贾令岚.中医高等学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五四”爱国精神探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秦智,2023,(09):67-69.
[8]徐东.“红船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