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10.059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双向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机制
张夏涵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10;

摘要:本文探讨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赋能关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促使职业教育从传统的被动适应角色向主动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角色转变。文章先剖析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及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再阐述二者双向互动逻辑,构建 “三层协同” 系统框架,结合 “五金” 建设范式与产教融合案例展示实践路径,最后从政府、院校、企业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构建高效产教融合新生态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政,等.新质生产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J].江苏高教,2024(4).39.

[2]韩飞,郭广帅.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实践堵点与创新路径[J].职教论坛,2024(3):5-14.40.

[3]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4.41.

[4]范笑天.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构建职业教育新格局[N].人民政协报,2024-06-13.22.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Z].2021-10-12.23.

[6]洪银兴.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N].光明日报,2024.42.

[7]王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路径与政策含义[J].人民论坛,2024.43.

[8]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求是,2024.3.

[9]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宣传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职业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五个金”建设为例[EB/OL].2025-04-22.

[10]吴岩。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打造职业教育新基建“五金”让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脊梁”[EB/OL].2023-07-28.

[11]尤佳,史重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案例入选2024年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N].常州日报,2024-12-24.

上一篇: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新基地策略研究

下一篇:《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班的三重人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