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10.040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混合式课程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刘丹 朱登元 于献彬

临沂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为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专业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混合式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在思政元素层面,分别从大国工程、工程故事和中外人物等入手,实现入脑入心的价值观培养。在教学内容层面,将家国情怀、敬业诚信、工匠精神、沂蒙精神编入教学大纲,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互相提升。在教学设计层面,采用每课一案例、每节一人物、每章一工程、每周一讨论的方法,实现了课程思政在混合式课程中的课前融合、课中融入、课后融化。在教学评价层面,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三个维度去评价,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知行合一。在混合式课程中进行高阶化先进化专业化的思政教育,促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转变,将传统的 “填鸭式”被动学习转化为 “海绵式”主动吸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混合式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阮晓蕾,詹全旺.混合式学习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课程建构行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05):101-106+15.

[2]孟旭琼,汤志华.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03):151-156.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4]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03):59-62.

[5]黄键.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音乐史类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究[J].人民音乐,2021(12):51-55.

[6]蔡满园.“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金课的创意理性及实践路径[J].外语电化教学,2022(01):3-7+101.

[7]翟峥,王文丽.基于课程思政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以英语通识课“媒介素养”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21(06):63-67+10.

上一篇:土木工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先行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西安地域文化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独特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