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体教融合是我国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总需求,游泳作为大众喜爱运动项目之一,推进游泳课程进中小学校,全面普及学生的游泳技能,有效减少溺亡事故的发生,帮助学生养成锻炼意识与终身体育的习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度剖析目前中小学游泳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其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培养体系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在中小学游泳课的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走班制”等教学模式、“家校社”协同培养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优化路径、提升游泳课的教学效果。通过各界共同努力,旨在克服梗阻,充分发掘并利用游泳课程的潜在价值,对体教融合背景下游泳课程的开设进行有效补充,以期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游泳;课程开设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EB/OL].(2020-09-21)[2021-08-15].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067626/n20067732/c20198638/content.html.
[2]张义亮,高捷,胡莹菲.体教融合背景下游泳项目中小学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游泳项目“金奥+”培养模式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07):95-103.
[3]杨革非,陈益华,叶妙,等.家庭风险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8(07):1076-1085.
[4]倪晓鸣,冯作龙.上海市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溺亡事故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4):44-47.
[5]龙明.三种游泳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检测与分析[J].体育学刊,2011,18(0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