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101101;
2 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江苏省南京市,210046;
摘要: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渊源。在儒家仁爱伦理的理论架构中,情感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其通过塑造社会共同感,使道德理论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情感为主线构成了先秦儒学伦理实践的显著特征,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本质上都是儒家经典思想家对社会情感的审美审视与批判反思。先秦儒家以情感为基础的叙事范式、美学分析及功能体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了情感正义的价值标尺。这种情感共同体的现代化转型,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逻辑,更为其方法论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先秦儒学;仁爱伦理;情感;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90页。
[2]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伊川先生语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
[3]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4]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页。
[5]习近平:全国政协举行信念茶话会[N].光明日报,2018年12月30日(01).
[6]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上比利牛斯省举行中法元首小范围会晤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24年5月7日(01).
[7]习近平: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3年4月4日(01).
[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