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文学院22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本文通过双雪涛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与王兵纪录片《铁西区》的互文性分析,聚焦东北下岗潮背景下工人群体的异化命运与失语困境。本文以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中李守廉的异化轨迹为中心,辅以纪录片《铁西区》中的影像材料,揭示东北下岗工人尊严在结构性暴力中逐渐被剥夺的过程。虚构叙事与纪实记录在这两部作品中形成深刻对照,共同构建起关于“失声者”的叙事伦理。
关键词:边缘群体;《平原上的摩西》;《铁西区》;失语者;结构性暴力
参考文献
[1]刘珊彤.个体与群体的时代性:读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J].名作欣赏,2021(9):78-79,100.
[2]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
[3]鲁太光,双雪涛,刘岩.纪实与虚构:文学中的“东北”[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2):23-35.DOI:10.16532/j.cnki.1002-9583.2019.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