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红安革命歌谣是在火热的年代产生的,它真实的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岁月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过程,是党进行革命宣传和进行统战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妇女在革命斗争中表达自我、争取权益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寻绎红安革命歌谣中所描述的妇女形象探析革命洪流中的妇女意识是如何觉醒的,进而揭示妇女意识的丰富内涵,认为妇女意识意识的觉醒是推动妇女解放的先导。
关键词:红安革命歌谣;妇女解放思想;妇女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2]傅立叶:《关于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的理论》,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3.
[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 3 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5]《妇女歌》,皖北革命歌社印,1933 年 9 月 5 日,罗山县档案馆藏,档号:B3-9-1-9。
[6]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编:《劝五更》,红安县博物馆藏,引自红安县革命史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红安革命歌谣选》。
[7]《第三课 妇女解放歌》,陈隆普:《革命歌词抄本》,红安县革命博物馆藏,档号:革 36。
[8]《第二十三课 蝴蝶调》,陈隆普:《革命歌词抄本》,红安县革命博物馆藏,档号:革 36。
[9]袁仲扬作:《妇女解放》,原载一九二七年五月六日《湖北农民》第十二期,红安县革命史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红安革命歌谣选》。
[10]《农民妇女们》,选自红安县博物馆收藏歌本,红安县革命史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红安革命歌谣选》
[11]郭家齐:《红安革命歌谣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12]《拥护红军歌》,采自中国红军第四军教导第一团油印本“革命文献”,冬池采辑:《大别山老根据地革命 诗歌选》。
[13]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编:《新葡萄仙子》,红安县博物馆藏,引自红安县革命史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红安革命歌谣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