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摘要:传统手工艺传承面临着学习周期长、工业化冲击和品类单一等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需要利用设计共创激活匠人的创新意识,细化市场需求,丰富产品种类,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体验门槛,利用推广和宣传,引起社会关注,做好人才储备。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可以带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和自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美育;传统手工艺;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刘垚,沈东.乡村振兴中政府赋能传统工艺的策略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1,(05):67-72.
[2]郭丽萍.高校艺术专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与策略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2):121-124.
[3]李文华.乡村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及现代传承[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03):87-93.
[4]郭丽萍.高校艺术专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与策略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2):121-124.
[5]杨萌萌.传统手工艺和美育融合教育的多元化实践探索[J].丝网印刷,2023(19):115-117
[6]卢相君.乡村振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探讨——以博罗横河花灯为例[J].天工,2025,(17):82-84.
[7]林煜伦.高职院校数字化美育课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探索[J].美术文献,2024,(06):125-127.
上一篇:从红安革命歌谣看妇女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