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03.054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管羽1 崔瑛2

1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处,山东青岛,266042

2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共享的文化基因,更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在构建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方面,扮演了基础性角色。在高等教育领域,促进青年学生对民族情感的共识以及对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显得尤为关键。这种文化与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影响,在观念与思想的交融、时代与政策的演变以及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的转化中,呈现出互动的双向关系。在高等教育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强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机制至关重要。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完善教育机制,激发学生的文化活力,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郭颖,常景.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价值生成到实践进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2(5)

[2]孔亭.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33-40.

[3]刘柳.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67-73.

上一篇:应用型民办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

下一篇:AIGC下的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