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艺术档案馆),四川成都,620010;
摘要:在我国西南广袤的土地上,多元民族的共生共荣,不仅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景观,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生态。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各民族文化面临着同质化、碎片化的挑战,而群众文化活动在民族成员身份认同的强化与重构中,正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身份认同作为个体对自身所属群体的认知与归属感,不仅影响着民族成员的自我定位,也深刻关联着民族内部的凝聚力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基于此,深入剖析西南多民族群众文化活动中身份认同与社会和谐构建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民族文化社会功能的理解,也能为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关键词:西南多民族;群众文化活动;身份认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冯浩.绘就群众文化档案新图景[J].文化产业,2025,(12):94-96.
[2]陈晓.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研究的现状、特点及展望——基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24(05):63-66.
[3]田芳利.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0):245.
[4]张志巧.精准扶贫视域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思想和文化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06):35-37.
[5]杨艳芳.西南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7.
下一篇:物理学史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