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4.089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衢州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见证与实践路径
马超1 王跃华2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2衢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本文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核心,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出伊斯兰教中国化是其健康传承的关键路径。文章梳理衢州伊斯兰教的历史脉络,从唐宋因“藩客”商贸传入,到明清穆斯林移民定居、拱宸巷清真寺建造,再到近现代屡经损毁与重建。重点阐述了2016年以来,衢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在衢州市委统战部领导下,通过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开展“伊儒会通”实践、融入城市品牌文化、推进民族团结、参与公益普法等工作,以建强队伍、完善制度、教育引导、创新“卧尔兹”宣讲等举措,探索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衢州样本。

关键词:伊斯兰教中国化;伊儒会通;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OL].新华网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5/c_1129079429.htm,2022-10-25.

[2]丁俊,马黛瑞.坚持中国化方向是我国伊斯兰教适应中国社会的正确道路[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05-26.

[3]陈晓敏,新时代湖北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穆斯林,2023-11-30(40).

[4]《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E].2017-10-24.

[5]伊斯兰教在浙江[OL].穆斯林在线https://www.muslimwww.com/html/2014/lishi_0506/23945.html.

[6]从恩霖,新时代“卧尔兹”理论与实践[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3-06(3).

上一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及其初步成效

下一篇: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美育教师成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