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4.059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山歌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廖谨媛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本文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山歌文化教育实践为个案,深入探讨山歌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价值、路径与效果。研究发现,学院通过构建“山歌+”多元课程体系、开展田野调查与社区实践、推动数字化创新,并将山歌有机融入党团课、思政课、微电影及理论宣讲等思政教育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归属感。同时,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传承机制不健全、教学体系碎片化及资源投入不足等挑战,亟需通过深化师资培养、构建梯度课程、加强跨域合作等路径予以优化。本文旨在为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落实“铸牢”主线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范例与理论参考。

关键词:山歌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职业教育;思政教育融合;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查佳星.传统节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25.DOI:10.27754/d.cnki.gbfmz.2025.000080.

[2]韦亮节.壮族地区圩场的文化聚合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24.DOI:10.27035/d.cnki.ggxmc.2024.000012.

[3]田米香,韦柳,陈丹.红色文化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价值诠释及实践路径——以河池学院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25,45(02):71-78.DOI:CNKI:SUN:HCSF.0.2025-02-011.

[4]买苗.党建引领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的实现路径——以昌吉州学校文化认同教育为例[J].中国军转民,2025,(03):135-137.DOI:CNKI:SUN:ZJZM.0.2025-03-051.

[5]者静,周得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J].新传奇,2024(48):86-88.

[6]武金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中国民乐文化”通识教育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4(35):125-128.

[7]范国标,姜晚英.以民族文化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贺州市民族学校教育实践为例[J].广西教育,2021(41):6-7.

[8]程志杰,王栎.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111-113.

[9]张继艳,李勤.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生态美学智慧[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1):28-32.

上一篇:探析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诗歌

下一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国画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