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3.073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张汉飞 冯邦军 张联

仙桃职业学院,湖北仙桃,433000;

摘要:本论文主要内容为“双高计划”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思路,研究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结合“双高计划”要求,更新创新团队的建设理念,丰富创新团队的文化,完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校协同、校企协同的工作机制。健全校校协作共同体、校企协作共同体建设,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创新和社会培训。建立“四类教师”成长发展模型,提炼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的路径。依托校校、校企协作共同体,推动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改革,以项目为载体“多级递进”地提升创新团队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字:双高计划;“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田涛涛.多维度打造国际化工作助力“双高”院校转设本科[J].《内江科技》,2021,42(10):126-128+156.

[2]盖茹.“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行政效能提升研究——以常州G高职院为例[C].南昌大学,2023(02).

[3]席萍.为“非织造布名城”育人才[N].《中国纺织报》,2024-04-29.

[4]叶金燕.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C].河南大学,2025(05).

[5]谭正.国外高职教师发展经验对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南方农机,2019,50(23):163+167.

[6]苏杜彪,徐丽,王小艳.共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5(02):70-77.

[7]梁伟,林艳.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J].教育与职业,2024(22):91-98.

[8]林艳.共同体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研究[J].学园,2024,17(28):57-60.

上一篇:“蒙山高、沂水长,沂蒙精神代代传”教学设计

下一篇:书院文化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启发——以长沙岳麓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