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9.045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中俄文学交流中的俄罗斯文学译介研究
高瑞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邦,地理位置相邻,两国文学均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国的文学交流起步甚晚。尤其是俄国文学,直到19至20世纪才传入中国。本文梳理了俄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特点,并探析了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启示,旨在为中俄文学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俄国文学;中俄文学交流;传播与融合;跨文化交流;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文飞.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N].中华读书报,20060517.

[2]陈建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J].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4):41-46.

[3]张建华.俄罗斯文学的黄金世纪:从普希金到契诃夫.[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

[4]李雨桐,曹嘉琪,魏凤.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俄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20):177-180.

[5]李雪莹.俄苏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80-83.

[6]郑晓婷,刘文飞.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声音——刘文飞教授访谈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4(1):1-12.

[7]饶翔.《“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形象、主体与时代》.[J].南方文坛,2017(2):31-40.

[8]李明滨.中国文学在俄国的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63-68.

[9]冷文辉,许世欣.俄国文学的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纪念果戈理诞辰200周年、鲁迅《域外小说集》出版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J].国外文学,2010(1):155-157.

上一篇:欧茨小说国内外研究综述

下一篇:强人工智能意识功能构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