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媒学院 有声语言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1745;
摘要: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这一新的育人理念也为体艺融合提供了新动力。近年来,体艺融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上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实践对象多偏向体育或舞蹈专业学生。而播音主持专业作为培养未来传媒人才的重要一环,其特殊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对象,使得形体训练课程的开设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播音主持专业形体训练课中探究及实践体艺融合的教学形式和训练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四川传媒学院一直致力于为传媒行业输送优秀的主播人才。因此,本文以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课程在体艺融合深度、教学资源整合、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体艺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优化方法:运用体育训练方法强化学生核心力量,进而提升学生语音发声的稳定性;借鉴舞蹈手眼组合的训练方式强化上镜状态,进而提升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强化表达的能力。通过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建立健全的反馈与评估机制,实现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及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体艺融合;播音主持专业;形体训练课程;混合式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
[2]胡小明.论体育与艺术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8(10):3-8.
[3]祝雅雯,郅向东,周曙。基于“体育、艺术2+1项目”发展路径的“体艺融合”趋势研究[J].体育视野,2022,(22):140-142.
[4]朱诗宇.体育与艺术融合发展的现实逻辑、运行体系与实现路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3,43(03):45-54.
[5]左邱洋子,李月.体艺融合视域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纾解[J].冰雪运动,2024,46(02):81-86.
[6]袁苑.体艺融合下体育类高等院校艺术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探索研究——以舞蹈学科“舞蹈编导”课程的创新发展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23):50-53.
[7]董虹池.“体艺融合”视域下舞蹈剧目创作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1.
[8]邹雨晨.体艺融合视角下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21.
[9]张宇娇.高校不同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特点与影响[J].时代报告(奔流),2024,(06):140-142.
[10]李晓梅.西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优化设置[J].现代交际,2019,(03):157-159.
[11]许璐.播音主持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创新[J].戏剧之家,2018,(25):168-169.
[12]杨宏.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形体训练方法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9):160-162.
[13]许璐.形体训练在播音主持专业中的意义及展望[J].大众文艺,2017,(08):252-253.
[14]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播音主持语言与发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89-194.
[15]项莉.舞蹈艺术创作的多维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21:34-41.
[16]李鹏.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形体与体态语》实训教程编写的几点思考[J].艺术研究,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