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省成都市,611745;
摘要:本文以巫鸿“女性空间”理论为基点,考察魏晋南北朝绘画中女性表征的范式转型。通过分析顾恺之《洛神赋图》等核心作品,提出四重空间建构模型:文学转译的虚构空间突破文图单向转化模式,建立形神互构关系;玄学浸润的身体空间以“秀骨清像”美学实现“元气论”视觉编码;道教审美的衣饰空间通过宽衣博袖的物质性重构,完成从礼教工具到精神载体的转型;楚辞传统的意象空间将“香草美人”转化为性别化山水隐喻。魏晋南北朝女性题材绘画终结了汉代道德训喻传统,奠基唐代个性表达范式,奠基中国绘画“以艺载道”的文人传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绘画;女性空间
参考文献
[1]巫鸿.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2]黄均.仕女画的研究与技法[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3]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身体及其映像[J].文艺研究,2007(4):23-31.
[4]范师文.魏晋士人形貌之美初探[J].人文天下,2018(8):55-58.
[5]赵纪希.浅析“香草美人”意象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9(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