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8.00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传统文化与新技术双融双促的实现路径探析——以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激光加工公选课教学改革为例

杨婷 林岳宾 吴宏亮 郭黎明

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本研究聚焦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育人使命,以激光加工这一先进制造技术为纽带,深入探讨了激光加工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与实践成效,总结提炼“双融双促”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与推广价值,旨在为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服务全方位育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公选课;激光加工技术;传统文化;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张福贵.技术主义道路与传统文科的发展路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149-156.

[2]秦瑜明,李泓江, 顾洁等.推进新文科建设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J]. 时代教育, 2024, (24):1-4.

[3]邵新宇.工程训练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中国工程院院士邵新宇访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3):1-5.

[4]王海涛,鲁金凤.新工科背景下艺术教育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及对策[J].高教学刊,2021,7(S1):140-142.

[5]李素芳.视觉文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转向及其实践路径研究[J].大学,2023,(32):97-100.

[6]沈建,吴屹,李松冰.激光加工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8,(20):94-95.

[7]王茵.基于数字化激光加工技术的古建筑模型的制作[J].黑龙江科学,2023,14(18):116-118.

上一篇:基于五育相融观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教师情绪劳动的新挑战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