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5.03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双减”政策下毽球运动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研究
任欢 周翔通讯作者 钞梦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广汉,618300;

摘要:伴随"双减"政策实施进程的推进,学校体育领域亟待探索减负与提质协同推进的创新性路径。具有参与门槛较低性、活动趣味较高性、文化内涵较深性以及组织难度较小性等特征,毽球运动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展现出显著适切度。本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展开,着重考察了毽球运动在三个维度的特殊作用: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层面、民族文化传承层面以及课堂教学效能提升层面。针对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体系欠缺系统性的问题,提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课程教材体系优化重组、校本特色项目培育打造等措施。通过毽球运动的深度开发,能够实现运动技能习得、身体素质发展、文化素养培育的有机整合,为政策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具有推广价值的操作模板。

关键字:“双减”政策;毽球运动;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10):2-7,

[2]黄嗣良.通州区金沙小学毽球课程问题与优化对策[D],2023.

[3]专家组.“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11):1-5.

[4]覃立,黎吉权.“双减”政策下体育教育公平审思:意义解读、问题防范与发展路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50(02):120-6.

[5]罗强.毽球运动进入校园的地方探索与推广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2025,(06):116-8.

[6]林梓基.毽球运动的当代推广研究[J].体育世界,2024,(11):85-7.

[7]梁学三,韩贝宁.“双减”政策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机遇、困境与发展路径[J].体育教育学刊,2023,39(02):10-6.

[8]马瑞鹏,屈彦雄,周国平.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体育课运动密度的实施策略[J].体育教学,2025,45(05):42-4.

[9]彭玉航,王茜.“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实然现状、矛盾分析与解决策略[J].体育科技,2024,45(05):132-4.

[10]杨睿.隔网类运动项目同类特质对毽球运动发展的启示[J].湖北体育科技,2023,42(06):559-64.

上一篇:人工智能时代的美育-五育并举下AI赋能跨领域美育研究

下一篇:舞蹈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核心作用与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