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埃里克·奥林·赖特(Erik Olin Wright)晚期学术生涯的核心是围绕“真实乌托邦”愿景对资本主义替代方案展开的系统性探索,以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性诊断为起点,将“社会主义”重新定义为社会权力的扩张,并视社会赋权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权力转向基础和核心路径。通过剖析赖特构想的三种转型策略——断裂式、间隙式与共生式转型,阐明其理论如何将乌托邦式的理想愿景与现实的制度设计相结合。“真实乌托邦”构想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超越纯粹批判、建构可行性替代方案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启示,但这种渐进性的转型策略也使其饱受伯恩斯坦式改良主义的尖锐质询。
关键词:埃里克·奥林·赖特;真实乌托邦;资本主义批判;社会赋权;制度转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2]吕佳翼:《何以及如何“侵蚀资本主义”——评欧林·赖特的《想象真实乌托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2年,第4期,第82页。
[3]Erik Olin Wright:《真实乌托邦》,黄克先译、林宗弘校订,新北市: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4]Michael Burawoy, "A Tale of Two Marxisms: Remembering Erik Olin Wright (1947-2019) ", New Left Review, 2020, (121),p 69,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