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11.01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刁悦萍

烟台科技学院山东烟台,26560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且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时,要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首先,阐述了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背景和依据;其次,详细说明了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内容和评价方法;最后,论述了此指标体系的应用前景,为国家和地方准确把握我国制造业质量发展现状、科学衡量质量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朱东波.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绿色转型[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10):57-64.

[2]JIN P, PENG C, SONG M.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high-level innovation, and urban green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9, 55: 1-18.

[3]李振叶,刘杨程,徐斌.“互联网+”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的估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4):86-93.

[4]杜宇,黄成,吴传清.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20,40(08):96-103.

[5]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11):15-31.

[6]侯建,白婉婷,陈建成.创新活力对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机理研究:环境规制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1):1-8.

[7]陈丰龙,徐康宁.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2,(05):44-56.

[8]余泳泽,孙鹏博,宣烨.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是否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J].经济研究,2020,55(08):57-72.

[9]周凤秀,温湖炜.绿色产业集聚与城市工业部门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产经评论,2019,10(01):5-19.

[10]龙建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增长路径及其共生机理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8,32(03):67-71.

[11]毛文峰,陆军.土地要素错配如何影响中国的城市创新创业质量——来自地级市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20,(03):17-29+126.

[12]张尧庭,张璋.几种选取部分代表性指标的统计方法[J].统计研究,1990,(01):52-8.

[13]宋叙言,沈江.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绩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5,37(03):546-54.

上一篇: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文旅产业发展一体化模式探索——以蒲城县为例

下一篇: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