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09.03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AIGC时代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特征与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陈莹莹

武汉东湖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212;

摘要:AIGC 技术发展为传媒领域带来内容制作便利,却也催生了高仿真、难辨别的批量虚假信息,对信息生态与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本文以AIGC技术发展为切入点研究指出AIGC 时代网络虚假信息的四大传播特征,主题类型以社会生活类为主,叙事框架采用场景化、细节化与情感化设计,传播主体多元化且隐蔽,传播渠道多平台渗透并以社交平台为核心。AIGC时代虚假信息大量传播带来了信息环境污染、表达环境失序、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协同治理机制,构建平台自我监管与国家强制监管结合的治理体系,平台建立成熟的虚假信息辨识处理机制,建立有效的虚假信息标识与救济反馈机制,以确保新时代内容产出的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唐芳芳.AIGC虚假信息的内容特征与治理路径——基于对79例AIGC虚假信息的内容分析[J].新闻前哨,2025,(12):50-51.

[2]夏颖,赵子娇.AIGC模式下假新闻生产进路探析及反思[J].传媒论坛,2025,(10):24-26.

[3]王天铮,袁韬.AIGC时代网络空间虚假信息的元规制研究[J].当代传播,2025,(02):35-42.

[4]李瑾颉,吴联仁,齐佳音.对抗AIGC虚假信息的行为助推与认知干预研究[J].青年记者,2025,(05):53-57.

[5]邱均平,张廷勇,徐中阳.数智时代下UGC与AIGC虚假健康信息特征的对比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5,48(05):1-12.

[6]张新生,王润周,马玉龙.AIGC背景下虚假信息治理挑战、机会与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25,43(05):78-88+96.

[7]刘高含.生成式AI虚假信息风险类型化分析及治理路径[J].科技传播,2024,16(20):109-113.

[8]漆晨航.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虚假信息风险特征及其治理路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4,47(03):112-120.

上一篇:新时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实践路径研究

下一篇:数字化驱动下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