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00;
摘要:不同于卡尔马克思从唯物辩证和阶级批判的角度解释西方资本主义资本积累,马克思韦伯与维尔纳桑巴特都从精神层面寻求资本主义的起源,但二者在关于奢侈与节俭,犹太人在资本主义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群体等问题上却存在明显的分歧。从表面来看两人的观点甚至是两个极端,但这背后蕴含的是两人对资本主义实质的不同理解。通过对两人论证逻辑的考察能够对西方经济现代化的历程有更全面的理解。两人对经济运行中精神支持与约束,奢侈与节俭,生产与精神关系等问题上的深远见解,对当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韦伯;桑巴特;中国式现代化;资本主义经济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何小禾,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2]姬金铎.韦伯传[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01.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龙婧,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4]维尔纳·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王燕平,侯小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罗纳德·L.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原书第8版[M].袁亚愚,钟玉英,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M].康乐,简惠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1.
[8]维尔纳·桑巴特.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9]塔木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陈望道,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2.
[12]维尔纳·桑巴特.德意志社会主义[M].杨树人,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13]吴景超.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14]费孝通.《费孝通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M].吕文浩,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