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07.01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及其制度完善

郎嫚婷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现有法律法规对业主委员会的具体权限、运作机制及权益保护等方面缺乏详细规定,业主委员会的主体地位不明,致使其在从事民事活动,处理民事纠纷上备受争议。本文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属性入手,对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各种学说观点进行评判,在分析立法和实践的现状上,探讨业主委员会在法律地位上的争议和问题,并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方维度提出完善方案,以促进社区内部和谐以及法治健康发展。

关键词: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业主大会;主体资格

参考文献

[1]参见曾萍:《房地产法律问题解答与案例评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2]参见贺晓芳、齐恩平:《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研究》,载《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56-60页。

[3]参见刘保玉、孙超:《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双重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2期,第33-39页。

[4]参见陈雯:《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及制度完善》,载《政法学刊》2003年第5期,第41-43页。

[5]参见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67-69页。

[6]参见张新宝、汪榆淼:《〈民法总则〉规定的“非法人组织”基本问题研讨》,载《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3期,第65-82页。

[7]参见刘炘:《业主委员会权利义务问题研究》,载《现代物业》2004年第6期,第23-25页。

[8]参见王忠锋:《论我国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1期,第220-222页。

[9]参见朱涛:《业主大会法律问题研究:民事主体理论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69页。

[10]参见黄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条文解释与适用》,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对若干重点问题的回应,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6月1日版。

[1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请示一案的复函》,[2002]民立他字第46号,2003年8月20日。

[12]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春雨花园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复函》,[2005]民立他字第8号,2005年8月15日。

[13]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1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载中国人大网,2021年12月24日,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112/t20211224_315576.html。

[14]参见吴桂英:《岳麓区银盆岭街道银星社区违规干涉选举》,载问政湖南,2023年5月31日,https://wz.rednet.cn/front/messages/detail?id=680640。

[15]郑智航,于江磊:《〈立法法〉新增地方立法事项“基层治理”的规范分析》,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5年第12卷第2期,第26-37页。

[16]参见汪俊英:《社区自治的法治化:理论基础、制约因素、实现路径》,载《学习论坛》2022年第2期,第129-136页。

[17]参见徐佳:《我国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自治弱化的因素探究》,载《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3年第2期,第62-65页。

[18]朱涛:《中国业主自治组织主体地位的演进与建构》,载《私法研究》2015年第17卷第1期,第107-136页。

[19]参见张志远:《司法解释法律效力研究:法源理论、运行困境与完善路径》,载《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3年第39卷第2期,第165-184页。

[20]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6页。

上一篇:业主委员会成员产生、罢免和终止的法律性质及效力

下一篇:繁简分流背景下独任制发展的现状及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