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05.04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明清易代之际的降将书写
吴海峰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127;

摘要:明清易代之际,战争频仍,局势纷乱,降将作为特殊的群体,游走在农民军、后金(清)军和明皇室三种势力之间,地位显得暧昧而不可忽视。对于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时降时忠,飘忽不定的降将来说,各方势力如何评价降将的所作所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书写问题。不同立场下的文本建构,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降将形象。从明遗民到清初官方的不同评价,再到乾隆朝开始的贬低降将和晚清以降民族主义发扬下的降将形象之再构,明清易代之际的降将书写呈现出多元化的面相。从文本的多元面相出发,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政治意蕴,将是深入理解降将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明清易代;降将;历史书写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认同与历史书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叶高树.降清明将研究(1618-1683)[M].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3.

[3]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韦祖辉.海外遗民竟不归:明遗民东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陈永明.从逆寇到民族英雄:清代张煌言形象的变迁[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7.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文化教学元素分析——以“蝙蝠”意象为例

下一篇:呼和浩特市大召寺景区游客体验满意度与景区质量提升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