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05.037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人工智能引发的现实发展困境及其破解之策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角
蒋兴艳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人工智能作为当代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在重塑生产生活形态的同时,也引发就业结构转型、资源分配失衡、人的主体性消解等现实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需遵循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根本立场,通过重塑人机协同劳动范式和构建社会主义技术治理体系,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为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人工智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35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3,655,1009.

[4]赵露.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生成脉络、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24,(02):70-7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2,16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1.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

[9]赵宝军,孙伟平.新时代习近平人工智能重要论述的四重价值意蕴[J].教学与研究,2020(06):6.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72.

[11]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6-9-4(0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5.

上一篇:地方政府债务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OBE理念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