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化探索
  • ISSN:3105-0336 (Print) 3104-9672 (Online)
  • DOI:10.64216/3104-9672.25.01.039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

自贡彩灯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范蒙蒙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已成为重要趋势。自贡彩灯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数字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系统性赋能机制尚未成熟、技术应用深度不足等挑战。对此,本文构建了包含“本体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沉浸化—传播全域化”四位一体的数字化传承框架,系统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对彩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路径;同时提出以创新主体层、创新服务层和创新环境层为核心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从多元主体协同、服务平台赋能、政策环境支持等维度,探索形成保护与创新、传承与发展、传播与振兴一体化的数字化发展范式,为推动自贡彩灯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

关键词:自贡彩灯文化;数字化传承;数字化创新

参考文献

[1]董博芳.文献学视角下的档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J].山西档案,2025,(06):84-86+94.

[2]薛可.博物馆文创火爆背后的文化创新[J].人民论坛,2025,(08):90-93.

[3]刘洋.河南民间美术文化数字动漫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以“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为例[J].核农学报,2024,38(06):1217-1218.

[4]许栋樑,任珊,王智薇.文化传承视角下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体系构建[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4,31(02):12-17.

[5]韩韶君.逻辑、实践与走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数字出版进路[J].出版发行研究,2023,(10):11-15.

[6]刘建萍,王天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探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44-53.

[7]李凤亮,周梦琛.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J].文艺理论研究,2022,42(06):12-19.

[8]戴燕灵,杨笔直,马浩博,等.文博资源“两创”:行业博物馆的识见与作为——以中国彩灯博物馆及其保护传承的“自贡灯会”为例[J].中国博物馆,2022,(02):95-99.

[9]付姝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研究——基于数字媒体的视角[J].出版广角,2020,(23):67-69.

[10]徐鸣,李宣乐.数字经济时代下非遗文创的传承与创新——评《数字经济下的文化创意革命》[J].当代财经,2020,(10):2+149.

[11]张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利用视角下短视频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20,(05):30-37.

上一篇:数字时代文化IP的营销变现模式及其可持续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现实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