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传统计算机教育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更新滞后等痛点,难以满足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项目式学习(PBL)以学生为中心、真实项目为载体,为计算机教育改革提供有效路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梳理PBL与计算机教育的契合性,剖析其基于课程内容、实际问题、团队协作的三类应用模式,并结合中职、高校案例验证效果。研究表明,PBL能提升学生实践操作、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推动知识-技能-思维协同培养,但面临项目设计难度大、教师角色转变困难、资源有限及学生个体差异等挑战,需通过提升教师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差异化教学解决。未来可围绕新兴领域项目开发、动态评价体系构建、跨学科融合深化研究,为教育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计算机教育;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栾好利,李卓玲.“项目教学”研究及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3):3.DOI:CNKI:SUN:JYJS.0.2008-13-039.
[2]韦修喜,廖衡.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3(81):2.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3.81.006.
[3]代伟.计算思维导向的游戏编程项目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22.
[4]王雷,张帅,宋蜜,等.计算机专业实践类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Oracle数据库技术"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2(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