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和增强/虚拟现实(AR/VR)等新兴应用的蓬勃发展,对网络服务的实时性要求日益严苛,低时延成为衡量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下沉至网络边缘,靠近数据源和终端用户,为解决传统云计算架构下的高时延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在边缘计算环境下构建高效、可靠的低时延网络架构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了边缘计算环境下低时延网络架构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边缘计算与低时延需求的内在关联,分析了传统网络架构的局限性。其次,从网络架构设计(如多级边缘、分布式架构)、资源管理与任务卸载(如计算、通信、缓存资源协同优化,智能卸载策略)、网络功能与协议优化(如低时延路由、拥塞控制、确定性网络技术)以及新兴技术融合(如网络切片、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人工智能AI赋能)等维度,综述了当前主流的技术方案与研究动态。最后,探讨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动态环境适应性、跨域协同、安全性与隐私保护、能效优化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构建更智能、高效、可靠的低时延边缘网络提供参考。
关键词:边缘计算;低时延;网络架构;任务卸载;资源管理;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人工智能
参考文献
[1]汪明,黄杰,仲从乐,等.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体系架构探究[J].中国标准化,2025,(15):75-79.
[2]李婷.基于5G网络的车联网系统架构与性能优化研究[J].汽车电器,2025,(07):36-38.DOI:10.13273/j.cnki.qcdq.2025.07.020.
[3]陈德进,王丽波,卜小琳,等.基于5G uRLLC的工业网关端到端低时延通信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25,(06):30-33.
[4]程国明.基于生物实验楼无源光网络系统的应用与分析[J].安装,2025,(08):104-107.
[5]王睿秋雨,张洪硕,张孙烜,等.基于通感协同的配电网数据高频采集与低时延互动方法[J/OL].电工技术学报,1-13[2025-08-25].https://doi.org/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5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