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10.001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实践研究
覃士有

青海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青海省西宁市,810008;

摘要: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考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趋复杂。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理论内核,结合该工作现实挑战,阐释斗争精神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指出其蕴含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辩证智慧,非简单对抗性思维。针对“西强我弱”国际传播格局、大数据“信息茧房”及AIGC治理难题,需以斗争精神引领思潮、创新传播、建强队伍。通过分析“Z世代”传播载体创新、“小切口”叙事实践等案例,提出“以斗争促传播、以传播强认同”策略,为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徐菲.基于泛传播场域的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性原则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11):93-96.

[2]袁银传,邵雪.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本质意蕴、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5(06):23-32.

[3]张士海,薛体伟.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经验[J].理论学刊,2024(05):36-42.

[4]王德召,黄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24):34-37.

[5]张雯娟,左亚文.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人民为中心”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16):8-10.

[6]李俊,刘银.弘扬斗争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0(05):114-125.

[7]王晓光.习近平关于发扬斗争精神重要论述研究[J].理论学刊,2025(04):45-55.

[8]路海玲,孔令婷,吕坤.正确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六对辩证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5(06):18-20,24.

上一篇: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下一篇:科研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当下出现的困境以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