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许渊冲、辜正坤、黄龙、赵甄陶的译本和外文出版社的《毛泽东诗词》汉英对照译本,探讨传递色彩词文化内涵的不同译介策略。研究强调色彩语言的文化价值,呼吁重视色彩词的跨文化诠释,以促进其诗词以及中国文化的深度国际传播。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色彩词文化;译介策略;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庄照.国际传播视阈下红色经典作品的英译研究——以《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为例[J].品位·经典,2024,(3):65-67.
[2]刘嘉明,周斯淇.毛泽东诗词彰显的家国情怀[J].今古文创,2025,(19):47-50.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19.015.
[3]许渊冲.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5.
[4]辜正坤.毛泽东诗词:汉英对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黄龙.毛泽东诗词英译[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6]赵甄陶.汉英对照毛泽东诗词[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毛泽东著;《毛泽东诗词》翻译组英译.毛泽东诗词:中、英文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
[8]赵芬艳.试论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33):232-233.
[9]罗新芳.浅谈唐宋诗词中的色彩美[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08):190-192.
[10]赵晨光.从闻一多《红烛》看“烛”的文学形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6):116-117.
[11]管金莹,钟磊.中国古典诗词的色彩翻译技巧研究——以李白诗词为例[J].散文百家(理论),2022,(02):46-48.
[12]张智中.毛泽东诗词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3]付铮.英汉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