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教育和创新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10;
2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00010;
摘要: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儿童文化认同的培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当前各民族儿童在文化认知层面存在差异,部分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理解不足,同时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认知,这种状况凸显了融合教育的紧迫性。研究基于文化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发展规律,分析了儿童文化认同形成的阶段性特征,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文化传递中的协同作用。该研究为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其成果对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示范意义,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儿童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教育;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普丽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学校文化传承教育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1):154-161.
[2]王慧慧.逻辑、实践与路径:中华射艺文化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5,(1):64-72.
[3]徐盛.红色档案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于政党认同的视角[J].理论导刊,2025,(2):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