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02.030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

中国古典诗词的多模态翻译研究  

王佳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128;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重大部署。本文以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古诗片段为例,分析视听符号在古诗由静态文本翻译为动态多模态文本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视觉符号能够可视化古诗意象、还原盛唐气象、传递诗人情感。听觉模态加强情感表达并增加画面真实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多模态翻译;视觉语法;听觉语法  

参考文献  

[1]杨焱.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重视汉诗英译之易失——古诗《墨梅》英译案例解析[J].双语教育研究,2023,7(01):25-31.  

[2]吴赟.2021.媒介转向下的多模态翻译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44(01):115-123.  

[3]Taylor, C. 2003.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in the analysis, translation and subtitling of Italian films[J]. The translator 9(2): 191-205.

[4]Borodo, M. 2015.Multimodality, translation and comics[J]. Perspectives 23(1): 22-41.

[5]陈玉萍,张彩华.2001.英文电影字幕的中文翻译——一项关注图文关系的多模态分析[J].中国翻译38(05):105-110.  

[6]武建国,李育静.2024.多模态语境重构与中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字幕翻译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45(02):11-21.  

[7]黄广哲,韩子满.2023.军事外宣杂志中军人形象的自塑——多模态翻译的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6(02):120-128.  

[8]姜燕.2023.多模态翻译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以甘肃省政府的三个英文网站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11(04):28-34.  

[9]武建国,李玓桥,张宏珊.2021.《美丽中国》解说词的多模态翻译及国家形象建构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42(05):31-41.  

[10]吴赟,李伟.2021.中国文化的视觉翻译:概念、议题与个案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3(02):84-92.  

[11]Schafer, R.M. 1977. The Tuning of the World[M]. Toronto: McClelland and Stewart.

[12]van Leeuwen T. Speech, Music, Sound[M]. Bloomsbury Publishing, 1999.

上一篇:乐寻·巧探·共赏:基于二十四节气文化开发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究

下一篇:日本汉学:文化转译与知识再生产的千年实践